2009年中国石油_09年中国石油价格
1.什么叫投资价值
2.中国石油的发展史的简明历程是什么
3.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没什么可担心的 发行价高 新股多 大盘指数自然就会上去 大盘涨 趋势动 股价自然也不会太低
ST不退市就没危险 就算退市了 以后也会有公司借壳上市 股票依然还在 换个新上市公司而已
中国人民不可能全来炒股 这的确如此 可你想没想过有多少外商也投资中国股市了?
当股市成为理财的一个项目时 不比存银行利息高吗?(比如买个银行股做长线,涨+分红派息)
这里赚钱不难,赔钱也简单.赚了,只要不退出就别高兴的太早.赔了,检讨下自己,找找错误,会有赚的时候.
以上只是本人的个人见解 如果哪位高人有所高教 也请在此指点指点吧
什么叫投资价值
只要是美元结算的企业都受益!
重点可关注 生益科技,振华科技,法拉电子,中国远洋,宝信软件等 具体到个股
,按照已经披露的09年年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 “国外业务”占比超过50%的有十余家。其中,利尔化学、海鸥卫浴、晶源电子、中水渔业、江山股份、长电科技和*ST唐陶的国外业务占别达到 91.86%、86.17%、81.64%、59.15%、53.15%、52.21%和50.33%
除了出口行业的受益轮动顺序外,
投资者更关心出口相关行业的出口弹性系数,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这些行业的受益程度。从行业受益于出口拉动的幅度来看,弹性最大的前五位行业依次为通信-电子、纺织、批发零售(外贸)、运输仓储和计算机制造。
我国主要出口的商品可以分为七大类。近年来我国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是:技术密集度高的机电产品(主要为电器、电子产品和机械设备)的出口占比居各类产品之首,2002-2003年占比在65%以上,2004-2007年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60%左右的水平。农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工业产品中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以及能耗高的化工、造纸、建材的出口比例逐年下降,而密集型的钢铁及有色金属的出口比例则稳步上升。
我们通过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各行业出口诱发系数(诱发系数的大小代表出口对各行业GDP的拉动作用程度,越大则拉动效应越明显)。我们发现: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GDP受出口拉动最明显,其次为纺织业和批发零售业。
1,石化板块:对于主要靠石油进口(本身也有生产)进行炼化、销售的石化巨头--- 中国石化,属于利空!因为其主要原油靠进口,美元升值,增加了其购成本!而国内的销售价格并非允许其不断的涨价!老百姓负担不起,发改委也不允许! 而对于中国石油
,本人认为,美元升值,对其属于中性。因为其主业本身就是比较偏于生产石油、天然气!从这方面看,还偏利好。但是,它也有大量的零售和市场销售份额。从这方面考虑,也是偏于利空的。因此,中和后应认为对于中石油而言,属于中性!
2,银行板块:对于与美元外汇较少业务挂钩的“内地”小银行,影响不大。而对于中国的大、开放型银行而言,本人认为,美元的升值,对于它们而言应属于利空。会减少其综合利润,降低其赢利水平。
3,出口类板块:对于主要靠出口维持生计的板块个股,本人认为,美元的升值对其是特大利好,将直接提升它们的业务收入、增加利润。行业方面,电子元器件、家具、纺织服装、轮胎、港口航运和机械设备等行业将明显受益出口复苏,我想,这一点就不需要再更多的论述了!
4,进口板块:对于主要靠进口、进口原材料来国内生产、深加工后在国内销售的板块个股,是极为不利的!这个论断,根本就不需要更多的引证了!大家脑子转一圈就明白了!
5,贵金属板块:美元升值,对于黄金、白银等贵金属板块及个股是绝对的利空!
结论,美元必将升值、走强!对于股市中各个板块、个股有着极大的、各不相同的利好与利空之影响!因此,对于进行股市股票投资的散户朋友而言,
大盘这一波下跌调整到位之后,应该认真思考,重新布局--- 选好板块、选好个股进行投资!才能合法合理地获取更大的利润
中国石油的发展史的简明历程是什么
这个我大概明白,A是的利润是个定值,也就是说他每年的利润是定了的10%,而B是利滚利那种形式,将利润如本金继续投资,大概是这样。而投资价值就是投资后的回报,也就是利润的多少!好象是这样吧,参考参考!
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
中国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新兴而古老的事业。它成为中国现代能源生产的一个重要工业部门,是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而中国发现和利用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历史却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并且在技术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
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萌芽于十九世纪中叶,经过了多年的艰苦奋斗,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它的基础仍然极其薄弱。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将有利于认识当代中国石油工业的崛起。
下面我们分三个部分介绍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概况。
1.恢复与发展
玉门油矿解放后,为创建新中国的石油工业,1952年8月,命令将中国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为建设一支具有严格组织纪律,高度献身精神的石油产业大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比1949年提高6倍多。 玉门油矿是第一个五年期间石油工业建设的重点。为了加强勘探,广泛用“五一”型地震仪和“重钻压,大排量”钻井等新技术,先后发现了石油沟,白杨河,鸭儿峡油田,并开始按科学程序进行全面开发,取注水和一系列井下作业等措施。按照第一个五年的部署,石油勘探首先在我国西北地区展开。1955年10月,克拉玛依第一口井--克1井喷油。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建设,有力地支援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1958年,青海石油勘探局在地质部发现冷湖构造带的基础上,在冷湖5号构造上打出了日产800吨的高产油井,并相继探明了冷湖5号,4号,3号油田。在四川,发现了东起重庆,西至自贡,南达叙水的天然气区。1958年石油部组织川中会战,发现南充,桂花等7个油田,结束了西南地区不产石油的历史。到50年代末,全国已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基地。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73.3万吨,四川天然气产量从1957年的6000多万立方米提高到2.5亿立方米。在人造油方面,经过扩建和改造,东北各人造油厂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959年人造油产量达到万吨,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炼油工业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先后扩建,新建了上海,克拉玛依,冷湖,兰州,大连等8个年加工能力为10-100万吨的炼油厂。1959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34.9万吨,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6%.
2.历史性转变
从1955年起,地质部和石油部分工配合,先后在华北平原与松辽盆地展开了全面综合地质调查。根据中央批示,1960年3月,一场关系石油工业命运的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在大庆揭开了序幕,并取得了重大的进步。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同年12月,原油产量的急剧增长,需要炼油工业同步发展。在此期间,扩建和合并了一系列炼油厂,并大力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此外,还研究,设计,建设了加氢裂化等装置。到1965年止,共新建以上装置13套,大大缩小了同当时国外炼油技术水平的差距。1965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617万吨,自给率达.6%,提前实现了我国油品自给。
在大庆石油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以后,石油勘探队伍开始进入渤海湾地区。1964年,经中央批准在天津以南,山东东营以北的沿海地带,开展了华北石油会战。到1965年,在山东探明了胜利油田,拿下了83.8万吨的原油年产量,18年原油产量达到355万吨。 10年4月,大庆开始了油田开发调整工作。到13年,底下形势恶化的情况得到扭转,全油田原油产量比10年增长了50%以上。16年,大庆油田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为全国原油年产上1亿吨打下了基础。 同时石油三厂,六厂经过扩建,改造成为加工天然原油的炼油厂。为发挥中央和两个积极性,以石油部为主,陆续兴建了七个大型炼油厂和一大批中型炼油厂。到18年,全国原油年加工能力已达9291万吨,基本上与我国原油生产规模相适应,从1966年到18年的13年中,原油产量以每年递增18.6%的速度增长,年产量突破了1亿吨,保证了国家的需要,缓和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从13年起,我国还开始对日本等国出口原油,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
3、石油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年至今)
18年12月,中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从1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各条战线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石油战线的广大职工经过艰苦努力,战胜了十年带来的严重困难,石油工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到18年突破了1亿吨。此后,原由产量一度下滑。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解决石油勘探,开发资金不足的困难,中央决定首先在石油全行业实行1亿吨原由产量包干的重大决策,以及开放搞活的措施。这一决策迅速受到效果,全国原油产量从1982年起,逐年增长,到1985年达到1.25亿吨,为世界第六位。
为了多元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我国于1982年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983年7月,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中国第三家国有石油公司---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也于19年1月成立。至此,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形成了四家公司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目前我国石油工业目前有三大石油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2001年,石油集团销售收入3401亿元,利润总额530亿元;石化集团销售收入3600亿元,利润总额128.1亿元;中海油销售收入303.8亿元,利润总额96亿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石油公司“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各公司的资产规模,海外影响力,利润总额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国际知名石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公司在运营的主要指标上均有一定差距。
国内油价会和原油价格波动基本同步,但是波动幅度差别很大,做到完全接轨的话以目前的调价机制来看,还实现不了。
只能说基本同步调整,但是调整幅度不同,这个现象是由于国内的成品油调价机制造成的,在2016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成品油新调价机制中,有几个限制条件会影响油价调整的同步,分别是:
1.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中规定,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周期,在每第十个工作日开启调价窗口,参考标准为10个工作日以来的平均价格,而不是时点价格,所以会看到前一段原油跌破地板价,而国内油价还未到调价窗口而没有同步调整的现象。
2.新的调价机制设置了原油价格的天花板和地板价格,上限130美元/桶,下线40美元/桶,当原油价格波动超过上下限时,按照调价机制,在调价窗口开启时将不调整,也就是搁浅。
3.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还有特殊的调控条款,当国际油价异常波动需要对成品油进行调控时,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者缩小调价幅度。所以像前几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如果一直持续,国内成品油价格大概率是要被出手调控的,也做不到完全同步。
综上,目前国内油价的调价机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还是市场化+调控的双轨制,做到基本同步调整可以,但是同频同幅度调整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还要考虑到国内油企业的利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