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业板泡沫会终结中国牛市吗?为何说原油价格会再度下跌?

2.我国油价第五次下调,这么频繁下调的原因是什么?

3.国际油价一路狂跌,新能源汽车要凉凉了吗?

4.紧急通知!国际油价再次暴跌,会有哪些影响?

5.牛气冲天的原油 为何一眨眼就创下最长连跌纪录?

6.如何看待欧佩克各方同意减产原油,这将给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7.涨价预警:鸡价大涨!猪价超13元!小麦、油价涨势反扑!玉米有事

平衡油价和盈亏平衡点的关系_油品盈亏平衡点计算例题

油价大跌关乎和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疫情影响下的复工复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一,从国际经济的角度看,产油国的经济增长对于油价极为敏感。一旦油价重挫,产油国也极易出现金融危机。由于当前国际油价已经显著低于多数产油国的盈亏平衡点,因此各国爆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极大。同时,外债违约概率大幅上升,外债的大规模违约会造成世界经济的动荡。

其二,油价的低迷会使原油供给国通过主权基金抛售境外资产换汇避险,产油国抛售境外资产降低自身风险敞口,因此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收紧。同时,全球股市、债市、汇市的波动性显著上升,国际资金开始寻求避险资产。世界范围内的风险偏好下降,通过世界金融市场的联动机制,中国的金融市场会受到一定影响。

其三,从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来看,油价的下跌短期内有助于我国经济边际企稳。首先从消费层面来看,油价的下跌有助于消费的修复,缓解交通运输业全年的成本压力。原油购买成本是交通运输业的一大重要成本,届时交通运输行业的需求可以得到部分回补。原油价格的大幅下降可传导至我国的汽油、柴油价格下降,刺激国内出行的需求回升。其次在投资领域,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在短期内利好塑料、橡胶等化工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有助于在一定时期内缓解原材料成本压力。在外贸方面,中国是石油净进口国,油价大幅下跌将减少中国的进口支出,增加经常账户盈余。

总得从行业的视角来看,油价的大幅下跌对不同的行业效果不同。在世界范围内,低油价利空整个原油开采行业。油价下降会形成价格竞争机制,压低行业利润。对于炼油与化工业,油价大幅下降虽然短期内有利于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但长期来看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带给企业营业收入的下降以及债务负担恶化。对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来说,油价的下降能够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弥补疫情期间由于停工带来的费用损失。在车船制造方面,原油与车船设备是互补品的关系。原油价格的下跌能够带来车船的消费量增加,有助于稳固汽车消费。同时,传统车船制造的业绩增加对新能源交通工具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不利于新能源领域的发展。

油价大跌会对世界经济运行和国内产业产生重大影响,而复工复产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是满足社会总需求的根本动力,中国防疫进入第二阶段,边防疫,边复工复产。

?

一方面,中国的复工复产保持了全球产业链的延续。过去几十年,中国背靠资源与人口优势成为世界工厂,从事低附加值作业,降低世界范围内生产成本;如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依靠庞大经济体量与内需,应时转变发展模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大动力,彰显国际担当。

?

另一方面,中国的复工复产为世界提供了防疫物质保障。在以举国之力积极防治之后,我国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疫情位于下半场。不仅是在防治疫情方面,我国在复工复产方面对于世界经济稳定也直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随着国外疫情的多点爆发,许多国家面临着停工停产则无法拥有足够物资实行抗疫措施,不停工停产则疫情有进一步扩散的难题,我国产能的率先恢复是帮助他国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助力。停工停产对国外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我国在满足国内人民需求的前提下,依靠我国巨大的产能,可以尽量为他国提供一定量的产品,帮助其在停工停产的情况下顺利实行抗疫措施。二是中国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他国企业难以短时期内找到中国供应商的替代者,在疫情蔓延情况下更不可能。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完整产业链优势无可替代。因此,中国的复工复产对于全球产业链的疏通起着决定性作用。

?

再就是,中国的复工复产为全球防疫提振了信心。中国的复工复产时的措施可以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疫情又一次考验了人类在大危机面前的组织应对方式,迫使人们反思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甚至重构。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体系中,逐步融入东西方双重智慧,是扭转全球经济下行,防止逆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创业板泡沫会终结中国牛市吗?为何说原油价格会再度下跌?

你是问2016年油价能反弹多少吗?

当前油价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在业内人士和严肃的投资者中间,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2016年油价走势或许有助我们看清哪种观点是正确的。

第一种看法是,油价本质上具有周期性。下跌之后必然会回升。这道波谷越深,下一个山峰就越高。

另一种看法是,油价在过去三年中的变动,是长期结构性变化的开始,预示着下一个50年里能源价格按实际值计算将显著低于上一个50年。简单地说,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供给的增长潜力超过需求增长。

这两种观点当然并非完全对立。很明显,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期周期性问题仍然存在。中国经济有一天将走出低迷,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肯定会看到油价上涨的时候——毕竟政治决定(特别是沙特的政治决定)仍是影响石油市场的重要因素,而世界很大一部分石油供应来自中东、北非和西非的国家,这些地区向来不稳定。

但结构性因素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决定着任何可能出现的上涨的最大高度和最长持续时间。谁也不知道天花板有多高(我估计是每桶60美元),但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你接受结构说,你也必须承认,天花板本身有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

分析师和评论员们对石油市场的解读着重于供应端,以及沙特或其他地方的产量和出口量。供给很重要,但成本更重要。

有些人仍坚持一种可称为“资源稀缺”的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资源开发遵循线性模式,低成本的资源最先被开发,也就是说,未来大部分乃至全部开发活动的成本一定会更高。遗憾的是,行业发展历史并不支持这一观点。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表明,情况正相反。

平均而言,当前的勘探和生产成本低于将近40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各种技术进步——从先进的地震分析到更高的采收率——使油企得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成本下降受到了油价每一次周期性下跌的推动——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期和过去两年。当价格下跌时,油企会找到不同的、成本更低的方法进行作业。成本下降确立了新基准,并很快在全球整个行业中普及开来。

两年前,据说如果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在北海地区生产石油是缺乏经济效益的。如今北海产量仍很高。新的盈亏平衡点在每桶60美元左右,当然,仅按现金计算的话就又低了许多。一旦平台和基础设施到位,油田的实际经营成本是很低的。

在美国,尽管原油生产屡屡被宣判末日到来,11月原油日产量同比却增加了26.5万桶。在大标题背后,故事错综复杂,有部分地区的成本显然更高。但德州的鹰福特(Eagle Ford)和北达科他州巴肯(BAkken)等致密油产区一直在生产,因为成本已有所下降。

普氏能源资讯(Platts)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即便价格处于目前水平,上述两个地区的产量仍有可能进一步增加。美国页岩产业在每桶50美元的价格水平上可以很好地维持下去,许多生产商在更低的价格水平上仍会过得很滋润。如果有些地方减产以待价格回升,那么一旦价格上涨,供应量可能再次大幅增加。

周期性理论的依据是,新投资不足将导致两三年或五年后出现供应紧张。大量的项目已被延迟,但这对于项目经理而言,不过是要想办法削减成本的一种信号。许多项目经理目前就在这么做。

可以想象,2016年油价将从当前不到40美元的水平上反弹。沙特或许会尝试减产,伊拉克可能会爆发更多冲突,恐怖主义分子可能会攻击一些重要目标,比如沙特拉斯坦努拉(Ras Tanura)和阿巴奇克(Abqaiq)的石油终端。一切皆有可能,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问题在于,油价反弹的幅度将有多大?

如果反弹幅度小、时间短,那么显然结构性变化已经开始了。望过多投资于大成本项目的公司以及仍然高度依赖于油气收入的国家对此做好了准备。

我国油价第五次下调,这么频繁下调的原因是什么?

眼下石油巨头似乎对原油价格太有信心了。自1月所及六年低位劲扬40%后,油价一直受到上行推力支撑。但当前布伦特原油和美原油(WTI)分别报每桶65和60美元,这看来更像是顶部而非底部。

然而,许多业内人士却似乎不这么认为。部分石油服务公司预计,今年底时布兰特原油将达每桶75美元左右。

皇家荷兰壳牌石油集团近期以700亿美元收购英国BG集团的交易计划,就假设油价将在2018年反弹至90美元。部分人士认为,资本支出成本大减将影响包括页岩在内的石油供应状况,并再度提振油价。

不过,这些预期可能低估了页岩的潜力。根据国际顶级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的估计,钻探和采油成本降低,以及其它方面的效率提升,已使页岩盈亏平衡点降至每桶60美元左右。油价下跌也已帮助削减成本,因为页岩钻探是一个能源密集型产业。

高盛认为,美国三大页岩盆地--Eagle

Ford、Bakken和Permian的开采成本将进一步下降。若果真如此,2020年时页岩盈亏平衡点可能降至每桶50美元。随着钻探商在页岩方面的经验越来越丰富,页岩开采成本或许会持续下降。

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核心及低成本产油国沙特而言,美国石油生产具有韧性,或许会使其加强保卫市场份额及打击高成本产油国的决心。原油价格上涨或许只会刺激对其它页岩资源丰富地区的投资,比如说阿根廷的Vaca

Muerta。

根据高盛的乐观预期,仅靠OPEC和美国页岩增加的产量,就足以满足预期中直到2025年增加的全球石油需求,而无需非OPEC国家新的深水、重油和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的供应。

IHS分析师认为,若在成熟的传统油田使用页岩技术,全球潜在产量可能会被进一步释放1400亿桶,相当于全球石油储备又增加了一个俄罗斯的量。

油价下跌将刺激石油需求有所增加,但石油行业看来似乎将面临多年的供应过剩。这也就是说,油价将承受更大的下行压力。

国际油价一路狂跌,新能源汽车要凉凉了吗?

国内成品油价迎来第五次下调。国内汽油价格每吨下调80元,柴油则下调70元。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调价后,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少花6元左右。

全国大多数地区柴油价格在6.2元/升左右,92号汽油零售限价在6.5-6.7元/升。今年汽油累计跌幅为1940元/吨,柴油跌幅1870元/吨。其原因也是由于多项原因导致的。1、全球疫情单日新增确诊人数首次突破66万例,加重市场对于需求前景的担忧。2、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创7月以来最大增幅,未来市场预期较差。3、利比亚出口量增长。4、加速货物人员交流,减少生产附加成本,加速经济回到正轨。

一、全球疫情情况越来越糟糕

部分美国州已经超过百万例感染单日确诊人数已经达到66万人,俄罗斯单日诊断人数也已经达到1.8万人,欧洲得法意等国的第三波疫情已经愈演愈烈。

欧美新冠病例一直增加,欧洲两个最大经济体德国和法国进入封锁时期,道路运输消耗陆续降低,失业人口上升,大量企业倒闭,经济也走向了下坡道。在此条件下,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的企业还在正常运转之外,其他企业皆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车流人流大幅度降低,汽油原油额需求量也大幅度降低。需求决定价格,当汽油需求不断降低的同时,汽油价格也会相应的降低。

二、美国原油库存创下历史新高,原油期货市场表现差劲

自今年七月份以来,美国原油库存已经创下历史新高。科技股票遭到抛售,美股下跌,美元汇率反弹,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期货市场遭到来自美元的打压,国际油料价格大幅度降低。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首月期货净跌2.44美元,跌幅6.14%;每桶均价37.36美元,比前一周还要再低,交易区间维持在36.13-39.59美元。而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首月期货净跌2.83美元,跌幅6.63%;每桶结算均价40.50美元,结算价最高每桶42.02美元,最低每桶39.78美元,交易区间在39.31-42.43美元。

国际原油期货遭受重创的直接反应便是在原油价格的下跌,中国汽油柴油价格的下跌虽然晚了一两个月,但总体来说基本与国际石油市场保持同步。

三、利比亚石油出口增加,主要产油国宣布增产石油

在石油需求量较低的当下,国际原油是属于买方市场。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收入降低,各大主要产油国只能通过石油增产来获得更多的资金,同时也对美国页岩油展开打压行动。

沙特以石油原油发家致富,没什么好说的,同时命脉又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在疫情影响之下,沙特的旅游业受到重创,只能提供自身的产油量来提升收入,弥补盈亏平衡。俄罗斯的目标则是瞄准美国的页岩油,由于页岩油开采成本较高,俄罗斯只需要与其他产油国一起提高石油产量,当石油价格击穿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美国的页岩油开采行业就会遭到石油行业的打压以及购买方的抛弃,毕竟谁便宜买谁的,用脚投票谁都会。

2020年十月,利比亚宣布增加提高石油产量,增加石油出口量。利比亚石油公司宣布,将把本国石油出口量提升到100万桶每天,三个主要原油生产国家都宣布增加国际原油供应,国际原油价格自然下跌,这也是我国今年第五次下调汽油柴油价格的原因。

四、加速人员货物流通,减少生产生活附加成本

我国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零星病例出现,生产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但与疫情前的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因此借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降低的同时,下调石油柴油价格,加快人员与货物之间的流通,使得经济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长期来说,全球石油需求量依旧高居不下啊,短时间的石油价格下调只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在将来全球疫情消减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将迎来快速反弹。不过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增长,这样对国际原油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紧急通知!国际油价再次暴跌,会有哪些影响?

疫情笼罩下的国际原油市场愁容满面,国际油价多次探底,WTI原油最低跌至20.06美元/桶,至3月23日收盘时略有回升,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收于每桶23.36美元,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每桶27.03美元。近三个月来,国际油价已经暴跌60%多,中国国内92号汽油价格也因此重回“5元时代”。在中国老百姓喜迎油价下降的时候,也引发了一些人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担忧,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能要踩刹车了。

果然如此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是什么。所谓新能源是相对传统能源而言的,对汽车使用的能源来说,就是能够替代从石油而来的汽柴油的清洁能源,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衷有两个,一是替代短缺的石油能源,一是减少排放污染保护环境。现在看来,这两个初衷并不会因为国际油价的下跌而改变。

首先,油价暴跌是暂时的,石油短缺是长期的。

此次国际油价暴跌,一方面是新冠疫情引发的对全球经济发展前景的悲观预期,一方面是沙特与俄罗斯争夺石油市场主导权引发的价格战。到目前为止,油价持续暴跌并未使全球经济发展真正受益,反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有专家提出原油价格已显著低于各国的盈亏平衡油价,因此不大可能长时期维持20美元/桶的低油价。从长远来看,尽管科学界对石油资源是否会枯竭还有争议,但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依然是短缺的,人类寻找替代能源的努力不应也不会停止。

其次,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新能源汽车是面向未来打造低碳经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全新产业的战略选择,在全世界获得了共识。美国在时代就表现出对于发展新能源的热情:“我们将利用太阳、风和土壤来为我们的汽车和工厂提供能源”。2009年,政府制定《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加强了对电动汽车的支持力度。

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1月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新能源汽车列入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2016年,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再一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的战略地位。

从2020年1月1日起,欧盟已经开始执行更为严格的碳排放新规,逼迫汽车企业全力发展新能源。

必须看到,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终是在国际油价不断下降的背景下进行的。2009年以来,国际油价经历了多次暴跌,原油价格由147美元/桶跌至目前的20美元/桶。因此,此次油价暴跌也不会改变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

最后,中国市场下降主要是产业能力不足造成的。

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比降幅均超过50%,有人将此归因于国际油价的暴跌,其实是不对的。新能源汽车的下滑始于去年7月,主要是受补贴大幅退坡等因素影响,去年全年产销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是2009年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

而在欧洲,2019年新能源汽车达到了?56.42?万辆,在?2018?年?40.7?万辆的基础上增长了?38.9%,今年1月注册量达到7.5万辆,增幅高达121%。

显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下降的原因不是油价,而是产业能力不足造成的。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处于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过渡阶段,续航能力不足、充电不方便、电池衰减、保值率低等,始终是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测评结果显示,用户对纯电动车电池性能评价最低。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推动和向市场化发展过程中,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客观来看,离完全的市场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尽管如此,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不会改变,目前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感到垂头丧气,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依旧是光明的。?文/张凤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牛气冲天的原油 为何一眨眼就创下最长连跌纪录?

国际油价6月30日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02美元,收于每桶105.76美元,跌幅为3.66%;8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5美元,收于每桶114.81美元,跌幅为1.25%。

油价下跌对于普通民众与一般的企业来说,当然是好事了

首先,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油价下跌当然是好事,截至到2018年6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19亿辆。中国目前企业所消耗能源巨大,油价的波动于民众也息息相关的,油价下降意味着燃油费支出减少,间接的减少了生活成本,可以略为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对于能源消耗型企业来说,油价下跌也是好事,目前中国经济中大部分行业属于能源消耗型的行业,所以当油价下跌时,意味着公司的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公司的利润率。

第三。可以有效减少外汇损失,中国目前的原油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七成左右,对国外依存度高,如果过高的油价会导致外汇大量流失,使得国际贸易收支可能会产生失衡。

第四,当油价下跌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好处,由于油价下跌,普通民众生活成本降低,资金比以往充裕了许多,间接又可以带动消费、旅游等,可以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

油价下跌也是有着不好的地方

首先,比如存在债务违约风险的产油国委内瑞拉,只要油价剧烈下跌并长时间维持在那里,该国未来可能还不得起债务,将会导致债务违约,委内瑞拉所欠中国的几百亿美元贷款就会产生违约。

第二,对于国内一些原油开采企业来说就是坏事了,油价下跌就代表了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油价下跌对于石油开采企业来说就是意味着利润率的减少。

总结

短期的油价下跌或者上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但是长期的一直上涨和下跌就不会是好事,产油国利润减少,造成持续的亏损,发达国家利益受损,就出现经济动荡。特别是美国控制的原油价格,不可能让石油价格一直跌下去,小幅度跌落之后肯定会迎来一波涨价潮。

如何看待欧佩克各方同意减产原油,这将给全球通胀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近半年来原油节节攀升,表现冠绝大宗商品。然而不过一个月,美油就抹平年内全部涨幅,跌入技术性熊市,还创下最长连跌纪录,为何油价牛熊转换这么快?熊真的来了吗?

 之前还是牛冠商品的王者,眨眼便从指标上跌入了“熊市”概念区域,从直冲云霄到坠落谷底,周期不过短短一月,原油的牛熊转化令人猝不及防。其中WTI原油日线十连阴,创下34年最长连阴记录,更令市场瞩目。

 分析人士表示,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大跌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主要因为品种受宏观因素影响较多,市场体量庞大,周期性趋势性较强。短期内原油市场供需结构尚处于偏弱格局之中,后市油价依然会呈现易跌难涨的格局。

  油价跌入技术性熊市

 10月3日,美油和布油双双创下76.90美元/桶和86.74美元/桶的四年新高,时隔一个多月后的11月9日,美油和布油最低下探至最低59.26美元/桶和69.13美元/桶,较前期高点已经跌去超过20%,进入了技术性熊市。

 美尔雅期货能化分析师黎磊表示,造成本轮油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原油市场处于库存升、价格跌的周期,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连续7周大幅增加,超过5年均值水平,油价在库存压力下转头下跌。

 二是美国在正式制裁伊朗后,豁免包括中国在内的8个,最大的利多因素消失,促使油价加速下跌。三是IMF预测主要原油消费国2019年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带动原油需求减弱,中长期油价面临较大压力。

 11月初调查数据均显示,10月OPEC产量环比增幅高达40万桶/日。同时,俄罗斯10月产量再创新高,环比增加5万桶至1141万桶/天。

 “供应过剩和需求放缓的忧虑导致原油延续弱势。”前海期货分析师唐伟表示,美国制裁伊朗原油出口的靴子落地,搭配豁免条款的制裁措施显得成色不足,而在供应端,一些主要产油国在压力下大幅增产以弥补可能的缺口,两者出现了一定的错位,短期反而导致了供应可能过剩的担忧。

 宝城期货分析师陈栋指出,目前美国、俄罗斯和沙特石油产量正处于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日产量超过3300万桶,占全球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

  连续阴跌少见多怪

 10月29日至11月9日,WTI原油连续10个交易日下跌,累计跌幅11.37%。雷菲尼蒂夫公司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期货价格连续十个交易日下跌,为年7月以来最长跌势。

 事实上,国际原油价格连续大跌在历史上并不罕见。例如,文华财经数据显示,WTI原油主力连续合约2016年3月22日至2016年4月4日,日线9连阴。6连阴、7连阴更是多次出现。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表示,不同于其他商品,原油供需基本面对于原油价格的影响程度明显偏低。美元强弱、地缘政治、OPEC政策等均会对油价产生明显影响。造成油价持续下跌的原因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地缘政治风险导致油价脉冲式上涨之后的冲高回落;二是OPEC减产协议失败之后对于原油供应边际上大幅增加的悲观预期;三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于原油需求的冲击。唐伟表示:

 “原油市场体量庞大,参与者众多,市场价格充分竞争,趋势性表现强。”

 11月11日,OPEC监管委员会在阿布扎比召开会议,讨论12月及2019年可能的减产措施。尽管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减产协议,但会议前各石油部长释放出的信号,以及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在会后表示,12月沙特的原油日均供应量将比11月减少50万桶,堪堪稳住了油价的跌势。

 截至11月12日17:40分,美油上涨0.78%;报60.6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则上涨1.24%,报71.04美元/桶。唐伟说:

 “原油由于人为因素干扰带来的供应紧张并不具有可持续性,随着美国、巴西、中国等非OPEC+会议成员原油产量的提升,OPEC+减产会议影响的边际效应在下降。由于供应端的保障,未来需求端对价格的影响将更加突出。”

 黎磊表示,减产协议名存实亡,减产执行力主要看沙特和俄罗斯。从今年4月份开始,产油大国的减产执行力度出现松动,沙特、俄罗斯原油产量分别增加61万桶/日、39万桶/日,减产协议名存实亡。

 沙特和俄罗斯是减产协议的主力军,如果两国重新执行较高的减产执行率,而不是靠伊朗、委内瑞拉等被动减产支撑,原油市场将重新进入降库存、再平衡的阶段,使价格超过产油国的财政盈亏平衡油价。

  熊来了吗

 当前市场,对于原油进入熊市的声音日渐高涨。目前持油价跌入熊市观点的主要依据有二,一是油价相比于10月份高点跌幅超过20%。二是近期WTI、Brent远期曲线已经由Back转变为Contango结构(远期升水),这通常被认定为原油市场熊市的特征之一。

 混沌天成期货研究院认为,油价下跌只是挤出风险溢价,冲高回落。由于OPEC对于供应端的调控,油价下行空间有限,并未真正进入下行通道,而是重回震荡区间。陈栋认为,油价目前处于中期调整的阶段,是对于2017年6月以来的上涨作出的阶段性回调行情。

 短期而言,原油市场供需结构尚处于偏弱格局之中,后市油价依然会呈现易跌难涨的格局,外盘油价WTI或继续走低至5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或继续下探至65美元/桶,国内原油期货1812合约也将面临继续走低的风险,短期关注475-485元/桶的区间支撑。

 中期来看,随着北美需求取暖油消费旺季到来,以及中东地缘因素的再度光临,未来油价存在上涨的积极因素,中期油价存在反弹的动力和预期。唐伟表示:

 “12月的OPEC+会议大幅收紧供应的概率不大,同时增产的概率更小。宏观经济表现对价格影响较大,预计原油后市震荡偏弱,下行趋势还将延续。”

 相关报道>>>

 油价入熊新兴市场有喜有忧 OPEC会否减产下月见分晓

 成品油价或本周五下调 有望刷新年内最大降幅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网)

涨价预警:鸡价大涨!猪价超13元!小麦、油价涨势反扑!玉米有事

一、欧佩克的原油成本只有11美元,而且不存在管道之类需要维护的设备,需要买家带着油轮上门自提, 就算按照15美元的原油价格计算,沙特都能有钱赚。 综合来看,与萨勒曼暗地里达成的价格交易很可能允许沙特维持原油价格在70美元左右, 当原油价格下跌,沙特可以减产,反之,沙特需要增产。 但是这个价格还有一个变数就是米国页岩油的开采成本在50带80美元左右,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在70 美元,页岩油很可能在盈亏平衡点。如果盈亏平衡,或者赔本,这个时候页岩油产量应该不会增 长,而是会下降。

能源是一桩生意,欧佩克也想赚钱,以美联储为首的加息 狂潮以来,全球

消费收缩,能源需求下降,价格也降到了俄乌冲突爆发前,所以要缩量保价 现在全球经济陷入下行周期,我们已经身处经济危机当中了,能源出口大国最大的武器就是能源,

不然这些国家会被米国收割的,目前全球货币美元一家独强,其次是能源国经济寒冬最新指标。

二、欧佩克减产原油,所以米国要如

此下作到不择手段牺牲欧洲,全球经济已进入到关键十字路口,美欧病毒大放水就注定了有此一劫,尤其是米国无节制放水,给全球经济埋下祸根,全球通胀源头是放水。

换句话说,本次全球危机源头类似08年,罪魁祸首皆因米国贪婪无度。

无节制放水属于及时行乐,痛苦并没有消失,仅仅是delay了。过去的经历告诉人们,任何所谓改变

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模式到来。

中东之行米国媒体自己都认为是失败的,会见萨勒曼,没提卡舒吉 记者被害事件,被米国批评不够关注人权,随后称在会谈中提及了此事,到底提没提,不知道。不过沙特同意增

产是真的,但是这个更是被米国媒体揪住不放,因为增产数量为10万桶,塞牙缝都不够。

理论上来讲,沙特应该是给了一部分面子的,然后换取对萨勒曼权利交接的默许。

三、而这个交易很可能不是沙特对外宣称的10万桶,而是双方同意沙特要将油价控制在一个双方认为合适的价

格附近。

那么这个价格是多少呢俄罗斯原油的成本大概在44美元左右,算上管道维护等成本,大约到了50

美元。俄罗斯出口的原油大部分都是长协价,也就是期货价格打7折左右,这样计算,当国际原油价

格低于65美元的时候,俄罗斯原油出口就没有利润了。?

四、页岩油的产量一直在增产,而作为传统能源行业后台的,肯定要维持页岩油行业有足够

的利润,那么与沙特的建交易很可能不是70,而是80美元左右。如果原油到63美元会立刻击穿页岩油的利润空间,这是页岩油行业所不能接受的,就要

求页岩油企业不惜一切代价提高产量,必须要维护页岩油行业的利润,否则击穿了页岩油的成

本,页岩油产量下降,等于原油减产。

所以油价在中东之行后快速下降,现在维持在80美元的时候,沙特跳出来减产原油产量,大概

率是双方早就做好的交易,这与米国药丸或者俄罗斯药丸真的没太大关系。

减产对经济肯定是不利的。不过如果减产真的带来油价高升,那么造成的经济萎缩,应

该也只是全球经济寒冬的一片小雪花。经济已经因为别的原因经常出现在某大国的主流媒体上,这个大国的总统似乎有老年痴呆而出了大问题,这点,够干啥,在某个真正是经济杀手的问题上,全球都没有团结起来共同解决,那么报应是肯定的。

五、从目前来看欧佩克减产原油导致了别的国家也很难,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

真的变得暂时不可逆转,那么希望我国能与资源大国搞好关系。以及尽可能的帮助一些小国。

至于发达国家,是不用帮的。一来人家不需要,血厚。就是咱高价转卖一些资源给他们,他们也付

得起。二来如果真的帮,咱也帮不起,人家好日子过惯了,都是大爷。

就目前的情况,要说OPEC这么干是故意恶心米国,我觉得不太可能。

要知道现在化石能源在投资界已经不吃香了,融不到资的新闻天天有,如果不是俄乌冲突升级,可

没人再求着他们扩产,所以现在是能赚一些是一些,能不减产就最好不减产。

但是,全球经济衰退的信号已经很明确了,如果现在不减产,2023年就可能出现产能过剩,油价有

可能出现暴跌。

甚至有可能像20年那样爆仓,出现负油价。

油价急速下跌对谁都是不利的,而对于各产油国来说,这就标志着生产成本进一步上涨,利润空间

进一步缩小,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所以从OPEC的角度来看,宁愿油价高一些也不要出现产能过剩,所以现在开始减产是有必要的。

而真的要斟酌的就是200万桶这个量是不是太大,我觉得很难说。

考虑到刚刚北溪管道被炸,欧盟与俄罗斯闹翻,欧元区2023年的消费量肯定会出现明显的下

降。

近日,市场行情再度发出涨价预警,其中鸡价大涨,快大类、中速类和慢速类国鸡价格指数明显高于盈亏平衡点。

多地猪价超13元,最高涨至13.4元。

小麦和油价涨势反扑,小麦直逼1.6元,国际原油价格一天上涨2美元/桶。

玉米市场方面也有事发生。

一、鸡价大涨

据了解,截止到9月底,快大类国鸡行情价格指数为172.08%,中速类国鸡价格指数为140.19,慢速类国鸡价格指数为140.51,三类国鸡的价格指数均远超100这一盈亏平衡点,肉鸡养殖利润可观。

肉鸡价格的上涨,一是因为生猪价格上涨带来的价格共振。

二是因为饲料价格的上涨,使得成本挤压利润,肉鸡养殖量下降。

三是因为肉鸡国外引种受到疾病的影响。

四是因为今日节假日增多,鸡肉消费驱动较多。

受二季度我国祖代鸡更新量明显下降的影响,四季度肉鸡出栏量预期保持偏低水平,鸡肉需求则处于高位,价格继续上涨趋势明朗。

但价格上涨后,养殖户压栏,叠加部分养殖户集中出栏,短期内鸡价可能缓慢下滑。

二、猪价超13元

经过最近几天猪价的上涨后,当前全国猪价在12-13.4元/斤之间,多个地区猪价超过13元。

虽然最近国家频繁调控猪价,但猪价不跌反涨,首先说明猪价调控力度不够,虽然9月投放了20万吨储备肉,相比于一年5000万吨,一个月4000多万吨的猪肉消费量而言,数量确实不多。

其次经过这么多次的收储、放储调整,养殖户面对放储可以更好地理性看待。

最后市场真的缺猪,出栏生猪体重的增加,猪肉涨价掣肘消费,都未能改变缺猪的现实。

接下来,猪价很有可能会出现先跌后涨的行情,10月中下旬之后随着消费需求的减弱猪价会高位回落,到11月、12月会随着需求端的回暖,猪价再度进入上涨行情,只是受消费擎肘和产能恢复的影响,猪价涨幅有限。

三、小麦涨势反扑

小麦价格窄幅震荡已经有很长时间了,10月5日,小麦涨势反扑,不少深加工企业小麦报价上调5厘-1分,小麦价格持续维稳突然上涨主要是因为市场发生了这么几件事:

1、上级发布了明年小麦托市收购价格,相比今年再度上涨,三等小麦的价格为1.17元。

2、小麦临储拍卖开启,且低价提高。

3、温度下降后,面粉需求回暖,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增加。

4、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腾库陆续接近尾声,小麦上市量下降。

目前来看,小麦价格有涨至1.6元的希望,能否突破1.6元关键还是要看小麦市场需求、临储拍卖结果和国际小麦价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四、油价涨势反扑

9月22日进入新一轮油价调整周期之后,国际油价虽然继续下行了几天,但最近几天国际油价涨势反扑,本周国际原油价格涨幅已经超过8%,截止到发稿前,WTI美国原油价格为86.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91.63美元/桶,按照当前的上涨趋势,10月10日油价很有可能会再次上调。

五、玉米有事发生

玉米的“事”不仅仅是国内的事,还有国外的事。

原本今年南旱北涝就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结果最近几天华北地区的持续阴雨天气,给玉米再添事端,不仅影响了玉米市场上量,还影响了部分地区玉米的收获,一方面收获难度的增加带来成本的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收获不及时可能会影响到玉米的质量。

原本关于玉米减产和增产的争论就很激烈,华北地区的这次降雨又为减产增产蒙上了一层阴影,增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国际玉米生产也不顺利,尤其是去年占我国进口玉米总量的美国,美国农业部在上个月的供需报告中将玉米收获面积下调了100万英亩,受此影响,预计2022-2023年度美国玉米产量将下降4%。

这会导致全球玉米产量同比下降2.7%。

另外,密西西比河水位的大幅下降还将会影响美国玉米的运输效率。

受新玉米上市的影响,玉米价格短期会承压下降,但在国际粮价支撑,国内玉米产量尚不确定的情况下,大概率仅会震荡偏弱。